逼近攝氏三十度的六月紐約 -大太陽、紫外線、流汗汗汗汗汗汗汗⋯ 啊, 又到了這個濕濕黏黏,就算坐著不動腋窩也會流汗的季節(哈哈,有點噁)。沒錯,夥伴們:「夏天來了!」
而 Sherry 最初來紐約的時候也遇上炎炎夏日天。從一開始主修新聞系 magazine writing 學生到財經記者;從寫藝術、設計、電影、音樂等文青小品到報導商業地產融資;從曼哈頓搬到皇后城再搬回曼哈頓,不知不覺 Sherry 已經在紐約生活快三年。
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雖然還不足以說紐約是「家」,這段一個人獨立生活的期間,也多少有了自己是半個紐約人的自覺。能夠輕鬆搭乘、轉換地鐵線,搭計程車時也可以帥氣地喊出交接路口:“45 th and 5th Avenue”(45 街/第五大道)。
有時候會想,如果當初沒有來紐約,沒有誤打誤轉成為財經記者,現在的自己會做什麼樣的工作,跟什麼樣的人打交道?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因為上班,言談成熟了點,了解除了工作能力優秀,還要學習如何跟同事們互動、跟上司打交道。努力大步前進之餘,也要不時拍拍自己的肩膀,給自己鼓勵,並且不時在朝九晚五的規律上班生活中,來點重口味 Live on the edge!

哈哈,此名言出處非 Sherry 我也,而是公司同樓層一家建築公司的秘書阿婆。
Hey, live a little. Gotta live on the edge, right?



二十一歲的 John Diaz 帶著一幫好友出席電影 (非正式) 首映會。身高約一百八十五公分的 John 身材如竹竿般高瘦,他除了演戲、玩音樂外,也是業餘模特兒。一入場便讓氣氛沸騰起來,一會兒跟導演 Keith Miller 擊掌打招呼,一會兒跟一同演出的 Primo 稱兄道弟,”Hey Brother!”。少了導演的深沉,Primo 的內斂,Diaz 帶來年輕人慣有的嘻笑與輕狂,卻也不失一股青春氣息。 在紐約下東城長大的 Diaz 媽媽和姊姊同住。他表示他小時候想加入紐約洋基隊當棒球員。不過初中時聽到一名演員談到演戲多好玩,多像在玩扮家家酒時,他決定當演員。 演員最吸引他的一點便是可以扮演許多不同角色,過各種不同的人生。 在Miller 新片 
![IMG_295660970493502[1]](http://i2.wp.com/othatsherrynyc.files.wordpress.com/2014/03/img_2956609704935021.jpeg?resize=300%2C300)
![2014-03-15-13-09-00_deco[1]](http://i1.wp.com/othatsherrynyc.files.wordpress.com/2014/03/2014-03-15-13-09-00_deco1.jpg?resize=560%2C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