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戚戚焉,數餅乾數到 “丟掉彈珠”

自我隔離的這段期間,視訊變成一種生活型態,包括:工作會議、朋友們的聊天互動,以及健身課。而原先計劃讓剛滿 5 歲的小姪女來南加州找姨姨玩,也不得不變成視訊 play date。(小朋友與小朋友相約一起玩的約定稱為 play date;身為大朋友的姨姨借用 play date 之名義拉近與小小孩的距離,哈哈!)

話說與小姪女玩著玩著,Sherry 主編被分配到 Baker(麵包/糕餅師傅)的角色,要做餅乾給公主們吃。這時主編靈機一動,覺得這是一個利用實物(Oreo 餅乾)教數學的好機會。讓小姪女除了數數外,還可以藉由數真實的餅乾來學習加法和減法。沒想到的是,主編想像中的有趣餅乾教學,竟然讓小姪女數餅乾數到到崩潰——”she has lost her marbles”!

Image Credit: Anita S. from Pixabay
Image Credit: Anita S. from Pixabay

英文俚語裡說 lose one’s marbles (丟了自己的彈珠) ,說的是某個人 “瘋了”。這個 “瘋”可以是照字面的說某個人的精神狀態,例如越來越奇怪的言語和行為;這個 “瘋”也可以是比喻的,像是一個人氣瘋了、無聊到要發瘋了等。

而我的小姪女,又是如何被我逼到抓狂了呢?

以下公主遊戲對話:

主編問小姪女,公主們需要吃幾個餅乾,她跟我說 10 個。

主編拿出五個餅乾,先問她:”How many cookies do you have now?”(你現在有多少個餅乾?)

小姪女一個餅乾一個餅乾數,”One, two, three, four, five”,告訴我有五個。我又問她,還需要多少個餅乾才能湊成 10 個——“Okay, you have five cookies. How many more do you need to make 10?”

小姪女可能不懂 “how many more” (還要多少個)的意思,所以重新把餅乾從一數到五。我說,不對不對,你還需要多少個餅乾,”how many more?” 她不是從一數到五,就是告訴我她需要十個餅乾,”10 cookies”。

好不容易湊成 10 個餅乾,小姪女從一數到十,”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接著公主們開動吃下午茶,我發出吃東西的聲音,並讚嘆,「哇,好好吃喔!」快速解決公主下午茶聚會後,主編便想也順便教一教減法,於是問小姪女,現在有幾個餅乾。小姪女認真地從一數到十,跟我說有 “Ten”。我接著拿掉兩個餅乾,問她,”Okay, I take away two cookies. How many cookies are there?” (Okay,我拿走兩個餅乾,現在還有幾個餅乾?)

小姪女又認真地從一數到十。我說,不對不對,我拿走兩個餅乾,怎麼還會有十個餅乾呢?數來數去,好不容易小姪女數對,說八個。然後我們從頭開始玩遊戲,身為 Baker 的我一邊重新烤餅乾,一邊計算一定要教會小姪女加法和減法。於是當她跟我說她需要 10 個餅乾時,我又故技重施,這次拿出四個餅乾,問她,”How many cookies do you have?”(你有幾個餅乾?)

她從一數到四。我接著問,”You have four cookies. How many more cookies do you need to have 10 cookies?” (你有四個餅乾,你還需要幾個餅乾才能湊成十個餅乾呢?)

同樣的情況劇,小姪女從一數到四。當我對她的答案不滿意時,她改從一數到十,告訴我她需要 “10 cookies”。如此反覆,當我放下八個餅乾,問她現在有多少個餅乾。她又是從一數到十。我心想,加法和減法對一個五歲的小孩子來說也許還是有點難,尤其又是用視訊的模式在教學。於是我直接又放上兩個餅乾湊成十個,然後問她:”How many cookies do you have?” (妳有幾個餅乾?)

此時,我的小姪女深深的嘆了一口氣,有氣無力的數道:”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我想她嘆氣時心中的 OS 應該是:“我家姨姨為什麼還不會從一數到十?到底還要我數幾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