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牛奶麥片轟炸味覺 Milk Bar

至今還是相當喜愛資深記者 E.B. White Here is New York (1948) 短文。它不只是描寫紐約文章的代表作,更是篇動人,“寫給紐約” 的情書 。紐約是大城市,是藝術、文化、商業之都,是追夢人或觀光客想一訪的朝聖地。聊天時淡淡說出自己住在紐約這件事,多多少少感到驕傲,這一點不可置否。不過,在 White 筆下,紐約真正的魔力在那一個個小宇宙 ‘microcosm’。

紐約不是簡簡單單一大塊 “紐約”。首先,紐約每一個區都有那個區的特性,如:提到 Chelsea 想到藝廊、Tribeca 紅磚公寓、 Soho 燦爛夜生活、Williamsburg 新生代潮男潮女等等。其次,住的社區就是一個迷你紐約。從去年八月到今年,我在紐約也過了一個年頭。說不出是什麼時候開始自稱紐約人 New Yorker —

是意識到 Houston 大街是念 ‘How-ston’ 而不是德州修士頓 ‘Hew-ston’ 還是坐計程車時酷酷地說出:”某某街 (street) 某某道 (avenue) 的交接口”?

Momofuku Milk Bar, Carroll Gardens
Momofuku Milk Bar, Carroll Gardens

不,是更深入的一種歸屬感,一種 belonging。

走三個街口可以到自己平時買菜的市場:越南夫婦這一家賣的青菜最便宜,墨西哥小販這裡可以搜刮超值酪梨、番茄。這裡還有全紐約最棒的法國長麵包。

離公寓不到十分鐘的距離可以找到洗衣店、乾洗店、修鞋店。對了,還有平時光顧的咖啡店和週末去 happy hour 的小酒吧。

是知道坐地鐵 L 線去 Bedford 站可以找到一家獨立電影院,邊看電影邊用餐點、酒飲。

總之,每個人住的地方都像是個寶盒,每回探索都令人驚歎。

這個週末我跟朋友約在布魯克林 Barclays Center 附近吃飯。住曼哈頓的我意外她住的社區也如此 ‘hipster’ (潮),年輕又有活力。

朋友相當幽默地帶我來回走橋看紐約最髒的河 Gowanus Canal。水上浮著垃圾,塑膠袋,還微微散發著異味,朋友解釋這條髒兮兮的河是極出名的觀光景點,不少人還特地跑來照相。我倒是覺得沒什麼,看來看去跟髒水溝差不多。搞不懂。 Continue reading “早餐牛奶麥片轟炸味覺 Milk 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