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當褓姆,感謝 “村莊” 幫忙: It takes a village

聖誕 + 新年假期回家,頓時從舒爽的單身生活—看心情決定做不做飯、什麼時候做飯,以及每天有時間規律的運動—變成有「責任」的姨姨褓母。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一年沒有回家,家人和小姪女也格外的想念,不過五歲的小姪女的熱情實在讓每天陪玩 (至少四個小時) 的姨姨們吃不消。感嘆又感謝: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Photo by Park Troopers on Unsplash
Photo by Park Troopers on Unsplash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是非洲的諺語,指的是 “養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這意味著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許多人與孩子互動,以使孩子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中體驗和成長。

至於非洲的諺語是怎麼傳到美國,並變成大眾文化 popular culture 呢?答案是,不知。最著名引用這諺語的人是美國民主黨政治人物希拉蕊・柯林頓。她在她 1996 年的著作 《需要一個村莊》”It Takes a Village”,該書的標題就用了這句非洲諺語的一部分。

有學者表示,這個說法應該可以確定是來自非洲。因為在 Kijita 語裡有一句諺語說 omwana ni wa bhone,意思是無論孩子的親生父母是誰,其成長都屬於這個社區。除此, Swahili 語中也有一句類似的諺語:Asiyefunzwa na mamae hufunzwa na ulimwengu

諺語與否,主編覺得這種讓「整個村莊」撫養一個孩子的觀念是好的,可以讓小孩提早習慣跟多種人—包括不同的身份、年紀、個性等—互動,並可以學習社會現實和規範。除此,SherryTalk 的讀者們不覺得這個說法跟華人的「三代同堂」有異曲同工之妙?撇開三代同堂會不會因為成員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處事態度產生摩擦不說,三代在一起的好處是每一代可以提供不同的功能性。例如:父母是教育和管教孩子的執行者,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則是可以給孩子無盡寵愛和陪伴時間的好好先生、太太,而同輩的小孩們則是可以互相玩耍、學習的玩伴。

話說回來,感謝小姪女現在還多多少少有個 “village” 看顧因為可以不時地來外公外婆家玩。

主編的姊姊 (主姐),呼喚 Sherry:「我要上班,妳可以陪小隻的嗎?」

主編:我也要上班,媽,可以妳來嗎?

主編的媽媽 (主媽):Okay,媽媽可以。

小姪女:You mean your mom right?

主編:Yes, my mom, your grandma. (內心狂笑,是的,我媽是你阿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